北京:老街煥發文油煙分離機化味

【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】

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,是老舍筆下的“最美大街”,形成於元代,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大街沿線分佈著妙應寺白塔、歷代帝王廟、廣濟寺、魯迅故居等文物古跡。隨著阜內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的啟動,不久的將來,這裡將變身為充滿人文氣息的生活老街,再現老北京胡同沉穩古樸的風貌。

今年4月,北京市啟動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3年行動,對城市核心區背街小巷進行集中全面整治提升,打造“環境優美、文明有序”的街巷胡同。

背街小巷有瞭“街巷長”

達智橋胡同雖不足200米長,卻像是一條清晰的文化脈絡,穿起瞭楊椒山祠、沈傢本故居、太原會館等10多處歷史遺跡。今年,西城區對達智橋胡同進行整治提升,拆違建,拓寬路,使其變身為西城區平房居住區首條步行街。像達智橋胡同這樣經過整治舊貌換新顏的街巷,今年北京共完成瞭567條。

據瞭解,目前北京市核心區共有背街小巷2435條,已完成整治提升的761條,需整治提升的1674條,3年將全部完成整治提升任務。

為瞭精細化管理,北京市建立“街長”“巷長”制,選派街道、社區黨員幹部擔任,負責指導街巷環境整治和管理工作。54歲的成樹華是大柵欄商業街辦公室的工作人員,今年4月,他成為楊梅竹斜街的街巷長。他說:“實行街巷長制後,問題解決得更快瞭。”

如今,北京核心區的每條街巷都有瞭街巷長,在街區整治中行使巡視權、監督權和處置權。此外,還聘任瞭233名市容市貌監督員,招募“小巷管傢”,實現背街小巷的全覆蓋,初步形成“共治、共管、共建、共享”的局面。

西城提升街區品質

鼓樓西大街全長1.7公裡,是什剎海地區重要的北門戶。今年6月,西城區啟動鼓樓西大街歷史街區整理與復興計劃,還原老街符號,打造歷史文脈,建成高品質的文化休閑區,探索北京舊城街區治理的新模式,形成地區新的發展動力。

為瞭探索核心區品質提升的新路徑,西城區近日在北京市率先制定出臺瞭《西城區街區整理實施方案》《西城區街區整理城市設計導則》《西城區街區公共空間管理辦法》,打出街區整理“組合拳”。依托現有社區和區域歷史風貌,目前已初步完成約80個街區的劃分。

根據街區整理設計規劃,西城區將分為一般建成區和傳統風貌區兩類區域。“街區整理打破瞭現有街道或社區的規劃界限,跨越地理空間規制,把若幹社區整合為一個城市人居基靜電除油機礎單元。”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解釋,街區整理從人的需求出發,“對西城全區進行細致劃分、系統設計,改善人居環境,形成城市修補、生態修復、文化復興的良好城市治理格局。”

北京市西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會增表示,力爭在2018年年底,按照“一街一策”要求,完成所有街區的設靜電油煙處理機計方案,用3年時間對核心區進行梳理、整治、提升,通過城市設計、街區設計、街區修補和有機更新,實現城市風貌、街區風貌的和諧統一。

東城“百街千巷”大提升

走進東城區史傢胡同45號院,宅院的中軸線上,端莊的垂花門映入眼簾,懸於半空的簷柱及雕花,栩栩如生,已成為東四一景。近日,包括史傢胡同45號院在內的“東四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公眾參與”項目,獲得住建部2017年“中國人居環境獎”。

今年4月,東城區編制完成“百街千巷”環境整治提升3年行動計劃,將全區劃分為59個片區,開展主要大街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,並在全區17個街道聘任責任規劃師、建築師,做好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設計。目前,134條大街和496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已全面啟動。

王府井商業街區以每年8000萬人流獲得“金街”美譽,但也存在著人人看得見、個個管不瞭的治理難題。有關部門依法治理,拆除違法建築,還街區建築規劃本來面貌。與王府井大街相交的報房胡同,以前胡同兩側,民房“開墻打洞”形成的小飯館、雜貨鋪一傢挨一傢,油煙、污水隨意排放,周邊居民怨聲載道。整治後,胡同逐步恢復瞭原有的古樸寧靜。

北京,正用一個個精品胡同、精品街區,凝練“六朝古都”的形象氣韻。(記者 張景華 董城)
8BF7E025AD0EA426
arrow
arrow

    vxr911vj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